省直接交易联合工作小组将根据省电力公司安全校核结果,对拟签的双边合同进行审核确认,尽快批准执行。
电力部提出利用部门与地方及部门与部门联合办电、集资办电、利用外资办电等办法来解决电力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对集资新建的电力项目按还本付息的原则核定电价水平,打破了单一的电价模式,培育了按照市场规律定价的机制。此外,现行政府管制电价政策不灵活,电价调整滞后于市场供需形势与能源成本变化,不能合理地反映用电成本与资源价格,缺乏对供需机制、竞争机制与外部性的有效反映。
但是,后来国内外经济与电力供需形势出现较大变化,改革环境风险加大,利益纷争加剧,意见分歧较多,致使电力改革裹足不前,与国际趋势偏离渐甚,未能实现改革初衷。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加大,电力需求出现明显放缓趋势,电力能源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凸显,如何针对新形势下的能源电力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第一阶段(19781985年):主要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问题。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5%,电荒苗头开始显现,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动力明显不足;2003年8月14日的美加大停电事故、后续的英国伦敦与欧洲电网等多起大停电事件、2008年国内南方冰冻灾害后的大停电事故,以及国外电力改革后出现的市场操纵与电价上涨等负面效应加大了国内对电改引发通胀预期和不稳定因素的担忧,使得改革重心向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偏移。第三阶段(20022012年):厂网分开与电力市场初步发育阶段。
2002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电改五号文),提出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16字方针并规划了改革路径。1997年1月16日,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确需开展的报建审批事项和强制性评估工作,电力项目单位要逐一落实,严格按程序办理。
因为煤价降低,目前火电发电效益有所提高,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火电供能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通知明确,要严肃处理违规建设行为,对于存在违规开工建设且拒不停工、不接受相关部门处理等违规行为的电力项目,国家能源局将通报全国。31%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有利于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国务院近期印发了《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
17%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对清洁能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银行及金融机构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停止对其发放贷款。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直言,产能过剩在短期内难以改观。认真落实565号文有关内容,对于明确要求缓建的已核准未开工煤电项目,2017年底前暂缓开工建设。华能小湾水电站员工付方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地方政府和发电企业要高度重视国家定期发布的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对预警结果为红色的省(区、市),慎重决策开工建设煤电项目。
14%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规范煤电有序开工建设。此番清理火电项目,对新能源消纳是一大利好。此次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支持电力项目的报建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凡是不符合《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的,一律不再作为开工前置条件。业内认为,本轮新规作为原有政策的强有力补充,将进一步规划电力企业的近期开发计划
不过尽管库存高企,但由于成本较低,部分电力企业仍有利可图,而这部分盈利空间,正是刺激各地继续新增电力项目的根源。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我国弃风弃光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就是全社会电力需求增速放缓以及火电争相上马,常规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挤出效应加剧。
未取齐开工必要的支持性文件前,严禁开工建设;已开工建设的,要立即停止建设。仅有3%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简政放权。
华能小湾水电站员工付方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直言,产能过剩在短期内难以改观。通知明确,要严肃处理违规建设行为,对于存在违规开工建设且拒不停工、不接受相关部门处理等违规行为的电力项目,国家能源局将通报全国。14%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规范煤电有序开工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切实促进煤电有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电项目开工建设方面,《通知》着重提出,发展改革、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在为煤电项目(含燃煤自备电站)办理报建审批事项时,要结合《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相关要求,以及国家定期发布的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或采取相应措施。
此举旨在切实维护电力建设秩序。业内认为,本轮新规作为原有政策的强有力补充,将进一步规划电力企业的近期开发计划。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的通知》,清理规范报建审批事项,明确电力项目开工标志,切实维护电力建设秩序,协调指导煤电开工建设,规范煤电有序开工建设,加强开工建设专项检查,严肃处理违规建设行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在即,新能源产业势不可挡,要看重清洁能源的可持续性,政府要坚决控制好火电站的建设投入,进一步清理、规范已核准火电项目的报建审批工作,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此番清理火电项目,对新能源消纳是一大利好。国务院近期印发了《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
同时,地方政府和发电企业要高度重视国家定期发布的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对预警结果为红色的省(区、市),慎重决策开工建设煤电项目。那么,此次规范电力项目建设对于电力改革发展有怎样的积极作用?日前,中国电力新闻网以及中电传媒微博、微信、论坛就该话题发起调查活动。因为煤价降低,目前火电发电效益有所提高,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火电供能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银行及金融机构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停止对其发放贷款。
31%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有利于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确需开展的报建审批事项和强制性评估工作,电力项目单位要逐一落实,严格按程序办理。
认真落实565号文有关内容,对于明确要求缓建的已核准未开工煤电项目,2017年底前暂缓开工建设。35%的受访者表示,在电力改革发展中,此举将起到促进电力项目建设秩序的积极作用。
此次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支持电力项目的报建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凡是不符合《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的,一律不再作为开工前置条件。17%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对清洁能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利用以热定电机组优势和关停机组电量补偿政策,积极争取最大开机方式,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保持区域领先。创新开展抢发电量竞赛活动,通过缩短奖评周期,持续激发一线员工抢发电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实施电量指标月度会商机制,每月召开电量通报总结会,对计划电量未能完成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明细责任,严肃考核。加大设备隐患排查、消缺治理力度,保持设备健康水平,确保机组在大负荷工况下能运得稳,顶得住。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国电吉林分公司年发电量成功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累计完成100.33亿千瓦时,较比同期增发5.45亿千瓦时。面对吉林区域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吉林分公司年初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抢发电量领导小组,并调集精兵强调组成专业营销团队,加大电量营销工作力度。
落实电量责任,将计划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单位、各运行值,确保电量指标日清月结。完善电量奖惩制度,将发电量指标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重点,提升各单位抢电量的责任意识。
加强一线运行值与电网调度部门沟通,及时掌握电网负荷变化带来的发电机会,实现度电必争加大设备隐患排查、消缺治理力度,保持设备健康水平,确保机组在大负荷工况下能运得稳,顶得住。